中國新聞網:浙江蘭溪傳統行業的突圍之術 內外兼修走實轉型路
中新網金華3月12日電(記者 李婷婷)武俠小說中,享譽江湖的武林高手均有相同的習武心得,即外招精妙,內功深厚。
武俠世界如此,現實社會亦如是。
浙江蘭溪,曾因工業名噪國內。當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蘭溪傳統行業該如何轉變發展方式以求突圍?
近日,記者走訪了蘭溪傳統工業代表性民企紅獅集團,該企業的做法是“練內功”、“修外功”,20多年來秉持“一心一意做水泥”的理念,以此成就了中國最大的民營建材企業。
“紅獅答案”是蘭溪轉變增長方式的“重頭戲”之一,同樣也為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份可供借鑒的樣本。
立足本土 精耕細作成全國五百強
紅獅,是一家年輕的企業——1994年,章小華等8位股東創立蘭溪市第六水泥廠。至1999年,年產能力達到86萬噸,總資產達1.36億元。
進入新世紀,紅獅水泥在石灰石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大型新型干法熟料基地,并投資建設大型新型干法回轉窯生產線和大型水泥粉磨站。
2007年,可以說是紅獅水泥迎來的第一個轉折點。
當時恰逢中國建材旗下南方水泥收購潮,紅獅水泥不但沒有將資產變賣,而是奮力擴張,將步伐從浙江拓展到國內眾多地區,包括江西、福建、四川等合計10個省。
事實上,一般的水泥廠銷售半徑是在200公里之內,但紅獅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國內布局了14家子公司。也因此,其年產規模從1994年的10萬噸,擴大到2015年底的8000萬噸;總資產從1995年2600萬元,發展到2015年底的260億元。
看數據可知紅獅的成功,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蘭溪水泥行業正經歷一番“洗禮”,紅獅頂住了許多壓力才站穩腳跟。
蘭溪市經信局黨委書記、局長童永生向記者回憶,20世紀90年代,蘭溪最多時擁有37家水泥生產企業,但由于落后工藝與先進生產線并存、水泥廠密度過大等原因,2005年蘭溪集中拆除機立窯,此后又將一些企業進行整合。
“現如今只剩下了三家水泥企業。”童永生說,紅獅就是在經歷大浪淘沙的浪潮之后留下的“發光的金子”。
練好內功 寫好融合發展文章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是水泥生產企業頭上的三頂大帽子。但紅獅的廠區卻整潔干凈。
至今,該公司累計投入近20億元用于環保設施、環保治理和廠區綠化。在廠區監控室,一旦相關生產線上的污染物排放數值波動異常或接近排放設定限值,電腦會自動發出提醒。
“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企業只有通過創新驅動,才能打造核心競爭力。”紅獅集團董事長章小華說,紅獅經營的核心策略,就是把水泥制造的每個環節都掌握到最前沿水平。
首先是堅持技術創新,即重點研究改善水泥性能、提高燒成技術、粉磨技術等,將技術優勢轉變為成本優勢。
其次是堅持綠色發展,2014年,紅獅集團投資2.3億元建設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系統項目,每年可處置危險工業廢物和一般工業廢物近30萬噸。
與此同時,實施“傳統產業+互聯網”,推進水泥制造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如今水泥電商、供應鏈倉儲、無車承運人、優煤網、供應鏈金融6個互聯網項目已上線運行。”據浙江紅獅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軍介紹,以“購水泥網”為例,企業整合線下5000余家銷售網點,通過與線上融合打造“水泥+互聯網”。至2016年底,用戶數達到6418人;移動下單率達96.7%;發貨量5911萬噸;在線交款總額1.2億元。
此外,紅獅集團還投資金融和類金融行業,走產融結合發展之路,苦練“內功”,成為了水泥行業中的佼佼者。
修好外功 進軍海外擴張版圖
從浙江這個紅色戰場的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水泥企業,更具生存和競爭意識。作為傳統水泥工業企業,紅獅水泥在發展過程中已深刻認識到產業發展的周期性,因此積極在海外尋求發展空間。
“‘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未來十年的重大發展紅利,是否能充分利用好這一契機,決定著紅獅集團未來的持續發展。”章小華如是說道。
據浙江紅獅集團項目管理部副部長高山介紹,自2012年起,企業就開始考察海外市場,2013年專門成立海外區域,積極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目前,紅獅集團已在老撾、尼泊爾、緬甸、印尼等4個國家取得5個大型水泥項目。比如位于萬象省橫河縣的老撾項目,總投資3億美元,建設1條日產6000噸生產線,年產高標號水泥230萬噸。
在章小華看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大幅增加,水泥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
從一家普通的民營企業逐漸成長為蘭溪數一數二乃至國內都有影響力的水泥企業,紅獅使的是久久為功的韌勁,下的是艱辛深耕的苦功,靠的是“內外兼修”。
在蘭溪主政者看來,工業強則蘭溪強,“在借鑒紅獅為推進蘭溪工業經濟轉型服務的過程中,要根據新的形勢和要求,繼續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